发布时间:2025-08-25
为进一步提升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的综合能力,8月23日下午,2025年赋能计划之第三课《高情商沟通技巧》如期进行,公司管理团队与业务骨干齐聚一堂,围绕沟通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学习,本次培训主讲的还是由朱戎斌老师担任。
首先,朱老师直指企业运营中的“隐形痛点”,提出企业三大隐性成本,即沟通成本、决策成本与试错成本,其中“沟通成本”因信息传递的理解偏差、执行滞后等问题,成为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他强调:“管理者70%的时间用于沟通,而企业70%的问题源于沟通障碍”,一句话点出沟通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,也让在场学员对本次培训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。
随后,朱老师结合工作场景抛出一连串共鸣性问题:“上级明明讲清了任务,下属却完全没理解”“和同事谈工作本是好意,结果不欢而散”“领导布置工作说了一堆,自己却摸不清重点”……这些常见的沟通困境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,也迫切地期待掌握高效沟通的方法。
在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后,朱老师先对“沟通”作出清晰定义:沟通是以既定目的,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信息、思想、情感并反馈,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。为让学员更直观感受沟通中的信息偏差,现场开展了“我来说,你来画”互动游戏——一人描述图形特征,一人凭描述绘制,结果因描述模糊、理解差异等问题,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大相径庭。游戏结束后,学员们深刻体会到:沟通绝非简单的“说与听”,而是需要技巧的双向互动。
紧接着,朱老师围绕“沟通四要素”展开详细讲解:
“说”:关键在于“怎么说”——要站在对方的角度,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表达,避免专业术语堆砌或模糊表述;
“听”:核心是“听到什么”——需遵循“多听少说、专注回应、不打断”等6个倾听原则,真正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;
“看”:重点在“别人看到什么”——言行一致是沟通的“底气”,肢体语言、表情等非语言信号,往往比话语更能传递态度;
“写”:以“清晰高效”为准则——以微信沟通为例,涉及工作问题时宜“私下一对一”,避免群聊信息混乱;企业内部邮件则需做到明确性、简洁性、结构性等七点要求,减少信息传递误差。
此外,朱老师还通过“沟通漏斗原理”分析了信息传递中的损耗:一个人想说的内容若为100%,实际说出可能只剩80%,对方听到60%,理解的或许只有40%,最终执行时可能仅余20%。而破解这一漏斗的关键,就在于“情绪管理”与“换位思考”——沟通时先稳定情绪,再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需求,才能减少障碍、达成共识。
培训最后,朱老师总结道:“沟通=能力+训练”,高效沟通不是天生的技能,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掌握的能力。当学员们掌握了沟通的方法,不仅能减少工作中的摩擦与内耗,更能让个人职场之路更顺畅,为企业发展注入高效协作的动力。
本次《高情商沟通技巧》培训既有理论讲解,又有互动体验,让学员们在实践中领悟了沟通的精髓。大家纷纷表示,后续会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,从“好好说、认真听”开始,主动优化沟通方式,以更高效的协作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。